查看原文
其他

拿下最高奖!控制与追踪是他们的强项!

成电微教务 成电微教务 2024-05-02









在“TI杯”202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电子科技大学王恒鑫、余炜杰、周宇婷三位同学组成的参赛队伍在教练组团队老师的指导下斩获全国一等奖各项测评指标均为满分该队伍还代表所在赛题最高水平入选优秀作品。而在此前进行的四川赛区竞争中,他们捧得了本科组唯一最高奖“TI杯”这支优秀的队伍背后又有怎样的奋斗故事呢?下面和微教务一起来看看吧!











左:周宇婷  中:王恒鑫  右:余炜杰


队长:王恒鑫,格拉斯哥学院2021级本科生

组员:余炜杰,物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

组员:周宇婷,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比赛时间只有四天,但期间需要完成巨大的工作量,其中包括方案设计、软硬件实现、机械组装与联合调试,这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动手能力。然而,这些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和实践训练。


三人在检测硬件电路,排除故障

我校历来十分重视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教务处搭建了完备的培训体系,共建立电子设计大赛课程4门,竞赛指导慕课4门,编写电子设计大赛指导配套教材2本,同时拥有一支“硬核”的竞赛教练团队,在物资、场地、管理等多方面为同学们提供支持,营造了良好的竞赛环境。在梁莹林、丁杰雄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由王恒鑫、余炜杰、周宇婷三位来自不同学院的同学组成的团队,利用课余时间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题。

比赛前期,他们频繁出现在实验室,调试着一个又一个数据。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他们不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备赛时间长达半年之久。持之以恒的艰苦练习和老师的耐心引导,为他们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披荆斩棘,铸就辉煌










回顾赛事,昨日历历在目。决赛当天早上8点,主办方准时发布了这次比赛的赛题,因为更擅长控制类的题目,加上此前大量的备赛,他们在赛题发布后果断选择了本次赛题中唯一一个控制类的题目——E题,四天三夜的战斗正式拉开帷幕。

E题系结构示意及摆放位置图

三人分工协作,默契配合。队长王恒鑫主要负责算法设计与实现,余炜杰主要负责硬件设计与实现,周宇婷主要负责机械平台的设计与搭建。然而,比赛的过程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在调试机器时,他们发现激光追踪时会出现卡顿、抽搐的情况,他们尝试了更换机器、修改参数等方法,经过一系列故障的排查后,终于成功解决了激光追踪卡顿的问题。

时间在快速流逝,调试仍在持续进行。当环境光线的亮度变化时,激光显色也会随之时亮时暗,导致系统很难找到激光的落点。紧张感和压力感扑面而来。队长王恒鑫一直尝试优化相关的抗干扰算法,不知道熬了“第几个通宵”了。时间一分一秒倒数着,直到天亮,系统终于能够在多种光线环境下检测并识别激光落点,从而进行闭环控制和追踪。他心中悬着的石头也终于可以稳定落下。


无数次的调试与升级,都是为了测评现场上最完美的呈现。四天三夜的时间总是转瞬即逝,转眼就到了要初测的时间。然而初测时,机器却给他们开了一个小玩笑,一个关键器件开不了机,三人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当时紧张极了,感觉心都要跳出来了!”队长王恒鑫回忆到。后来才发现是没有激活供电模块。在激活了供电模块后,他们的作品也没有辜负三人的努力,完美地展现了这支队伍的超强实力!


参赛作品

一周之后,他们踏上了去山东大学参加复测的征途。经历了初测时的小乌龙,复测时的他们变得更加谨慎和细心,最后复测结果出来,各项测评指标均为满分荣获全国一等奖“整个复测过程很开心,中间也没有出现差错,大家完成得都很好。”周宇婷说到。顺利通过国赛初测和复测后,他们悬着的心终于能放下。艰苦的四天三夜参赛历程和最后测评成功的喜悦也成为他们最难忘的回忆。


三位同学在山东大学参加决赛











“智惠”生活,未来可期










关于运动目标控制和自动追踪系统的竞赛题目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看似十分遥远,实则不然,它在技生活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正如队员余炜杰所说:“我们的赛题是运动目标控制系统,它与生活中的扫地机器人原理有着相似之处,能够在室内识别出无障碍物遮挡的路径后进行移动清扫。这种技术在物流中的无人车快递配送中也有广泛应用。”


王恒鑫在决赛现场向专家展示作品

除此之外,它的应用范围还包括视频监控、人机交互以及智能交通等领域。运动目标控制与自动追踪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不仅提升了各个领域的智能化水平,同时也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这一领域将迎来更多令人瞩目的突破与进展,为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踔厉奋发,砥砺前行










电子设计竞赛带给三位同学的不只是一等奖的荣誉,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了在面对困难时如何更好地应对,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将理论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之中。

对于比赛有什么收获以及对于以后参加电赛的同学有什么建议呢?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吧!

Q1

比赛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王恒鑫

电赛使我学到了许多电子领域的专业知识,这为我以后毕业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学习能力,即使以后我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也能快速地学习并掌握新的知识。


余炜杰

电赛的学习加深了我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提高了我的专业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在队里我主要负责单片机代码部分,通过比赛的锻炼,我能切实体会到我的编程能力大有提升。


周宇婷

参加比赛使我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不断突破自我。比赛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难题,但是我们都逐一排除故障、解决问题,使我对以后的科研生活有了直面挑战的勇气和解决难题的能力。


Q2

对以后参加比赛的同学有什么建议?

王恒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电子设计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入门难度是比较大的,如果没有兴趣则很难坚持下来。电赛题目类型很丰富,了解自己的队伍对电源、通信、控制哪一类题型感兴趣,有针对性地准备才能事半功倍。


余炜杰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除了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也要在电赛中投入足够的时间不断动手实践。只有长期的知识储备与能力训练,才能在比赛的四天三夜中做到游刃有余。


周宇婷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抱着学习知识的心态去参加比赛。不仅是要学习专业知识,更是要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定位问题,如何排除故障,这些能力在比赛及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比赛结束后,三人又回到了各自正常的生活轨道。周宇婷目前已经获得了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直博的机会,而王恒鑫和余炜杰仍然像往常一样穿梭在实验室和教学楼之间,投入到各自的学习和研究中,追求着学术的卓越和创新的突破。

这一纸奖状,不仅意味着荣誉,更是对他们不懈努力的一种肯定。相信这份肯定将成为他们学习道路上宝贵的动力,不断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



文字、图片、编辑:微视野工作室 李紫荆  杨涓  胡清源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


推荐阅读

学校举行本科教学工作会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

通知|2024年春季学期“专业写作基础”课程开放课堂观摩

通知|关于本学期学生证、火车票优惠卡办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顶尖人才实验班)面向2023级本科学生纳新选拔

- END -

本期主编 |  肖榆

尽情分享朋友圈 | 转载联系小编授权 | 诚挚欢迎留言投稿

成电微教务 | 用心服务

学习 | 分享 | 阅读 | 交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